為爭取消費者的權利,國際消費者組織聯盟於1983年確定每年的3月15日為“國際消費者權益日”。傾聽消費者聲音,重視消費者訴求,滿足消費者需要,贏得消費者對新消費的滿意和認可,是消費者權益日的宗旨。
如何維護學生自身的正當利益是一個永恒的話題,學生群體的特殊身份也使得對於正當權益的維護十分重要🀄️,但也存在著較大的難度。
恰逢3.15世界消費者權益日,資環EON4舉辦了“心維權🫣,行護益”的權益周主題活動,提高了同學們的維權意識,增加同學們的權益知識以便同學們更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🧑🏼⚕️。
在這裏我們舉兩個有關消費者維權的例子,希望大家能從中獲得啟發,運用合理手段來維護自己的權益。
1、買變質粽子獲10倍賠償。去年5月29日🌂,南京市民賈先生在城北時代超市花了11.2元買來的粽子出現異味🤙🏻。雙方溝通過兩次❎🦻🏿。但均未達成協議。6月1日,在鼓樓區消費者協會的協調下。超市向消費省支付了10倍賠償,也就是112元的賠償金,並承諾報銷來回路費和醫院檢查費。這也是《食品安全法》實施首日,該市第一位享受新規中“十倍賠付”條款的消費者。
2.百貨公司非法盜用冒牌商標。北京某百貨公司“金大福品牌櫃臺將該公司玉石產品的“中國名牌”標誌用於鉆戒💾、耳釘等產品的宣傳中。被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判決雙倍賠償😘🆗。